第13章 轴温报警虚惊十二分钟
作者:LJR瑞
凌晨四点二十分,动车所的值班电话如同被惊醒的夜兽,突然炸响,刺破了寂静的夜空。甲锐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抓起听筒,那速度之快,仿佛他的手指一直悬在电话旁,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。还没等他开口,电话那头就传来了调度员一阵急促而紧张的通报:“G172次列车3号车厢轴温异常,报警阈值突破90℃,正在减速进站!”
轴温报警——这四个字如同晴天霹雳,让甲锐的睡意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。他的后背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冷汗浸湿,心也猛地提到了嗓子眼。他深知,这四个字对于每个机械师来说,都如同噩梦一般,意味着可能即将面临的巨大危机。他抓起工具包,就像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,毫不犹豫地往外冲。
就在此时,他迎面撞上了同样闻讯赶来的李师傅。老机械师手里紧紧攥着那柄从不离身的检点锤,脸色凝重得像块生铁,仿佛能拧出水来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严峻,那是多年经验积累下来的直觉,告诉他这次的情况非同小可。
“多少度?”李师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仿佛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。
“92℃。”甲锐的回答简短而干脆,他的声音微微颤抖,但努力保持着镇定。
李师傅的眉头狠狠跳了一下,那幅度之大,仿佛他的眉头也感受到了这股不祥的预感。轴温超过90℃,这意味着轴承可能已经出现严重磨损,随时都有热轴切轴的风险。一旦发生这种情况,高速行驶的列车会在几秒钟内脱轨,后果不堪设想。
检修地沟里,G172次列车已经稳稳地停在那里,仿佛一头受伤的巨兽。甲锐跪在轨道旁,仰头望向3号车厢的轴箱,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担忧。红外测温仪显示的数字让他呼吸一滞:93.5℃。这个温度,足以让润滑油脂失去作用,金属与金属之间将开始直接摩擦,产生刺耳的尖叫和致命的火花。
“准备拆轴箱盖。”李师傅的声音出奇地平静,但平静中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。他深知,此刻的每一秒都至关重要,必须争分夺秒地排除隐患。“通知调度,至少要扣车四十分钟。”
甲锐刚要拿起对讲机,突然,他的眼神凝固在了红外测温仪上。他注意到一个极不寻常的细节:3号轴箱的温度正在缓慢下降!92.8℃...92.3℃...91.7℃...这个现象让他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希望,但同时也让他更加疑惑。正常情况下,故障轴承的温度会持续稳定一段时间,绝不会自行回落。
“师傅,等等!”甲锐焦急地拦住正要动手的李师傅,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和不确定,“温度在降!”
老机械师眯起眼睛盯着测温仪,布满老茧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检点锤的木柄。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,但随即又被坚定所取代。十二年的检修经验告诉他,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传感器误报。然而,剩下的那“一二”却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关乎一车人的性命。他不能冒险,也不能轻视。
“去查查这趟车的运行记录。”李师傅最终说道,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“我要知道它今晚都经过哪些区段,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异常情况。”
调度室里,程曦已经调出了G172次列车的完整运行轨迹。她的手指在屏幕上轻快地滑动着,就像一名熟练的琴师在弹奏着乐章。程曦盯着屏幕上的运行图,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敏锐。突然,她发现了一个异常点:“这里!凌晨三点五十分,列车在K153+200处突然加速?”
另一名调度员点头确认:“当时前方列车晚点,行车调度临时调整了运行间隔。为了保持整体运行计划的稳定性,司机进行了较大功率的牵引加速。”程曦的指尖划过一段陡峭的坡度线,那线条就像列车加速时的轨迹一样陡峭而充满力量。
听到程曦的对讲机通报,甲锐的眼中闪过一丝灵光,他仿佛看到了真相的曙光。李国栋猛地站起身:“我要看轴温变化曲线!”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急切和期待。
打开移动终端,李国栋和甲锐眼看着当两条曲线并列显示在屏幕上时,真相终于一步步地浮出水面——轴温的异常升高与列车的突然加速完全同步,就像是一对默契的舞伴在舞台上翩翩起舞。
这不是轴承故障导致的温升,而是过载运行导致的暂时性温升!甲锐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激动,他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。
“应该是是虚警!”甲锐长舒一口气,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释然和轻松,“轴承没问题,只是牵引电机过载导致局部发热。我们差点就被这个传感器给骗了!”
李师傅的检点锤“咚”地杵在地面上,那声音就像是一声胜利的战鼓。反复确认过后,通知调度列车又缓缓的启动了……G172次列车缓缓驶出站台,甲锐突然理解了李师傅常说的那句话:“会修车不算本事,能判断哪些车不用修才是真功夫。”
李国栋略带责备地说道:“十二分钟!传感器报假警,耽误了整整十二分钟!”然而,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欣慰和赞赏。他知道,这十二分钟的价值远不止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,实际上就是再耽误一些,也比盲目判断造成事故要来的好,同时这件事情见证了甲锐的成长和进步,也证明了甲锐的判断力和决策力。
甲锐悄悄保存了那段曲线图,就像珍藏一件宝贵的艺术品一样。他在备注栏里郑重地写下:“2月14日,G172次,轴温虚警案例——牵引工况突变导致的误报警。”这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他心中的一颗璀璨星辰,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。
这是他在故障记录本上记下的第37条特殊案例,也是第一条由他独立判断排除的重大隐患,这一刻,他仿佛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加沉重。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让那份喜悦和激动在心中久久回荡。